記者:潘子慧 文章來源:恒达平台校報 文章發表日期:2016-2-22
楊秀君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現任恒达平台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東方講壇”特聘講師👶🏻🕉;主要開設課程有“心理素質訓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學原理”等;已出版著作《心理素質訓練》及譯著《內向者優勢》、《不完美也可以很快樂》等;新書《心理素質與人生———哈佛心理手記》於2016年1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將作為“心理素質訓練”和“心理素質與人生”課程教材。
“我喜歡與學生互動”
楊秀君從任教開始就一直給本科生開設“心理素質訓練”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了“心理學原理”課程🙍🏼。“我下學期開的‘心理素質訓練’課有兩個時間段👮🏼♀️,限製人數為100人,第一輪選課時選的學生分別有242和179人。可以看出心理學方面的課程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我也很高興上這門課,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學生有更多的心理方面交流。今年春季學期我將開設一門新的新生研討課:‘心理素質與人生’。這門課已經通過教務處審核,但是由於我去哈佛訪學🧞♀️,所以還沒有正式開這門課。”
說到教學方法,楊秀君很有自己的見解和路數🍈。“我很喜歡和學生有課上的互動。比如說‘心理素質訓練’課程👌,第一次上課前,我都會提前分好小組🍀,按照性別🫃🏼、年級和學院🧉,盡量讓每個小組有男生有女生🪁,有不同年級,有文理專業也有藝術專業,讓他們坐在一起👨🦯。第二次課上,我會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讓他們提前組織相應的小組活動並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因為學校不同學期會安排在不同的教室,所以在分組前我還要去上課教室看一下座位怎麽分布🚴🏿♂️,再分配小組。這樣的話,我的課前工作量增加了,但是我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量大大增加了,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通識教育與激勵計劃
對於學校的本科教育𓀇,楊秀君特別肯定了通識教育♜。她認為“這種通識教育模式不僅很有特色👍,也有助於在不同學科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理科生可以學習人文素養,文科生可以學習理工知識,這與我在哈佛看到的通識教育是一樣的🧑🏽🎨👳🏿♂️。”她認為,學校分三大類招生並在大一末分專業🧜🏻♀️,有利於學生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並適合什麽樣的專業🧙🏿,以便學有所長。作為一名心理學教師,楊秀君覺得目前恒达開設的心理學方面的課程還比較少,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談到對骨幹教師激勵計劃的看法🏃🏻,楊秀君頻頻點頭:“作為一線教師,肯定是非常支持這個計劃的💵👨🏽💻。學院也很重視這個計劃👨🏻🦽➡️✶,比如計劃要求教授上課,每學年授課課時不低於108課時,學院會議上也特別強調了本科教育的課時🎬。其實學院的教授每學年課時都超過了這個標準🌼,而且比規定的多得多。大家都很願意去上課,教學相長嘛🐐🧑🎓。再比如計劃裏的坐班答疑製度,答疑時間我會一直待在辦公室✈️,有學生來就答疑👬💁🏿♀️,沒有的話就看看書。我待在辦公室的時間是比較多的。我每次從家裏來學校上課,都會先到辦公室坐一坐,把備好的課再整理一遍。校內自習輔導則是在晚上🥿,我一般安排在6點到8點🐫,學生們有什麽問題可以來找我🙅🏻♀️,很方便的🧆。”
“其實以前沒有這個製度時🧜🏼♀️,也會有很多學生來辦公室找我或者給我發E-mail,咨詢一些心理問題🙅🏻♀️🔑,還會跟我聊他們做的夢啊之類的,我會幫助他們分析然後進行開導🫒。”還有對於教師上課要維持課堂秩序🧑🏻💻、保證學生出勤率這些要求,楊秀君認為,這些本來就是一名教師應該做到的🤝。如果一名教師平時上課一開始就非常註意這些問題,那麽就沒什麽難做到的,對教師本身也不是什麽限製🙎🏽♂️。
這就是楊秀君老師。她從1999年起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開始該專業碩博連讀🦤,博士畢業後進入恒达平台社會科學學院任教,2006年開始擔任碩士生導師,2013年3月被聘任為教授🚞,是一位很年輕的教授。她也是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東方講壇”的特聘講師,不定期地會開辦心理學方面講座。由於將科研成果和課程內容緊密結合,令楊秀君的課贏得不少“學生粉絲”🙎🏻♂️,科研上也有所促進。在她看來👩👦,面對本科生,用小切口說清大題目,以通俗簡單的語言表述學科經典和前沿內容,也是對自己學術功底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