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我校文化研究團隊
學生記者 許思源 張濤 來源:恒达平台校報
文化研究🏇🏻,作為新興科學,發端於英國伯明翰大 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目前它是國際學術界最有活力和最富創造性的學術研究領域之一,也是一門獨具批判性分析和促進性介入的學科🙍🏼,對推動社會發展、反思文化與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它於20世紀90年代被陸續介紹到國內🐊,如今已成為當代文化批判的重要舞臺🧇。
目前,由我校王曉明教授領銜的文化研究團隊所創立的中國大陸第一個文化研究的教學機構——恒达平台文學院文化研究系😒,已悄然走過了八個年頭。在校本部A樓5樓的文化研究團隊辦公室中,高懸的魯迅民間剪紙圖像俯視著整個辦公室🥈☕️。一如魯迅當年對中國社會的思考與呐喊👯♂️,他們力圖把握當代中國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產方式🧙🏿♀️👨🏼🎓,以及它與中國“社會主義歷史”的多樣關系,進而為促進中國文化的良性轉變👵🏼,提供建設性的思路🌛。
一個專業😵,磨礪十年創立
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01年10月創立;2002年🍋,大陸最大規模的文化研究網站上線;2004年,成立了大陸第一個文化研究系;2007年🤦♀️,舉辦了大陸規模最大的亞洲文化研究雙年會;2009年,性別與文化研究中心在文學院掛牌;2011年👈🏽,文化研究碩士點🍝🏥、博士點設立……文化研究團隊開拓了一個又一個全新的領域。但是🍖,隨著中心影響力的擴大,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如何開拓和保持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如何保持文化研究批判與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力🤛🏽🫵🏼?如何讓文化研究在日益活躍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平臺中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要解答這些問題,豐富的實踐與廣泛的學術交流必不可少🛌🏻。
為整合學術資源🐗,擴大中國大陸文化研究的聲音,文化研究團隊自2001年以來,一個接一個地舉辦了眾多有影響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中📚,在2003年主辦的當代東亞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一次有代表性的文化研究國際大會⭕️,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的學者🦹🏼♂️,齊聚上海圖書館,探討當代東亞城市與新的意識形態的關系。
學科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文化研究系成立後🏂🏿,團隊便積極籌備碩士點與博士點的申報👎。此後在中文系開設了文化研究方向的碩士與博士學位課程👮🏽♀️,並為上海社科院、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恒达平台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內有誌於從事文化研究方向研究的碩士🍰、博士生開設了跨校的文化研究聯合課程👩🏽💼。然而🫄🏻,申報碩士點和博士點之路,他們走了整整七年。“在申報學科時,一個學科必須要有它自己專門的、從其它學科的窗口望不見的研究對象,以及相應的分析理論和方法🙌🏿🧙🏿♀️。但這顯然與文化研究強調思想方法的原則沖突。”
為了能夠既滿足一個學科所必須的專門內容和文化研究的開放性😉,也避免學科傾向專業化,團隊放棄了文化研究的學士學位課程,轉而以選修課的形式替而代之🧝。“我們鼓勵學生在完整接受了某專業的系統知識訓練後再來修讀文化研究的課程”✋🏻,在《文化研究的三道難題》中🧓🏽,王曉明教授規劃著他的教學思想💐:“另外,即使是設立的課程也僅僅組成一個研究方向。這實際是將文化研究的入門課程設立為通識課程🕵🏼。”
同時,文化研究系設校外委員會和系務委員會,作為本系的決策機構👨🏿💻。目前在文化研究系編製內的文化研究團隊的成員只有四人🍼,其他成員分別來自我校中文系👨🏻🏫🚝、社會學院🪲、影視學院、法學院,及上海各高校🚥、科研機構🔞,通過專業教師的廣泛性來克服文化研究可能會遇到的專業化傾向👩🏽🦱。
課程設置與教學資源的精心配置仍然不能讓團隊滿足🏊🏻♀️,他們還嘗試了推動文化研究跨越大學圍墻進入廣闊社會空間的途徑⚓️,如開設“當代文化研究網”課程討論區等👨💻😥,將課堂教學與網絡參與相結合🦵🏼,以擴大其開放性🏐。
一個團隊🐐,影響輻射各地
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每年都會以各種形式在各地主辦、協辦或參與由國內外多方加入的學術會議或論壇✣。如2009年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風險、金融與現代化🆓:中歐高峰論壇”、2010年在仁川舉辦的“為了國際主義在東亞的重建”研討會🥅、2010年在恒达平台舉辦的“中國與韓國📲🤛🏼:網絡遊戲文化的越界與挑戰”研討會和2011年在恒达平台舉行的“亞洲現代思想計劃工作坊”等💆🏽♀️👩🏽🎤。這些論壇🧘🏼♂️、工作坊或會議🚀,大多與境外文化研究機構合辦🤳🏼,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牛津大學遷移、政策與社會研究中心、仁荷大學韓國學研究所、韓國首爾藝術大學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等。
在一系列的海內外交流活動過程中🥍,文化研究團隊已經與早稻田大學、香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等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並先後接待了十多名國外學者來中心從事為期三個月🏋🏻♂️、半年或一年的訪問。
十年來的對話也貢獻了不菲的學術成果。這主要表現為“熱風•研究坊”🤷🏼♂️👩🏿🔬、“熱風•論壇”🚝、“熱風•講義與讀本”、“熱風•譯叢”和“熱風•當代觀察”等在內的“熱風書系”的出版。目前,該團隊已出版了《當代東亞城市》🤸🏻♂️、《魯迅與竹內好》、《方法與個案》、《生活在後美國時代》、《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等十多本圖書,還出版了五輯以書代刊的《熱風學術》。這些圖書,走進了全國大大小小的書店,影響了大批讀者🌚🤵♂️。
另外,該團隊還舉辦了系列城市論壇🔈、面向廣大市民的大型演講活動,旨在以多樣的形式推動文化研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如2010年6月19日🥴,由當代文化研究網編寫的《“城”長的煩惱》一書在陜西南路季風書園舉行了新書發布會;2010年8月18日♿️,在上海圖書館4樓多功能廳舉行了面向市民的“這個城市會好嗎”論壇,沈善增😶🌫️、顧駿、王曉明三位學者進行了對話,並與在場聽眾進行交流,就改革開放30年來城市發展所引發的種種現實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作為一門反思性學科😅,文化研究在擁有高端論壇的同時,也“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多樣的形式推動了中國大陸文化研究的發展與傳播。
一個期待,促進文化反思
“沒有反思就沒有創新學術思維👨👨👦👦,也就沒有創新的動力和可能”📍,出於這樣的認識🏌🏼,文化研究團隊懷著共同的憧憬🫳:早日在中國大陸確立具有大陸中土特質、直面日常生活感受的文化研究學科,更好地促進文化反思與建設。要實現這個願望👨🏻✈️,王曉明教授歸納了必然會遇到的三道難題🧞♂️:文化研究與大學體製之間的磨合🎁、文化研究與社會良性變革動力的聯系、文化研究的中土特質的創建🩸。
不僅是大局中的難題亟待解決🧗🏿♀️,在實際的操作環節中,團隊也一樣會遇到許多障礙🏌🏽♂️→。比如2009年寒假👨🏻⚕️,當代文化研究網曾被以營利為目的的版權代理公司惡意訴訟,團隊成員春節期間仍堅守崗位,應對突發的困難📓🕵🏽♀️,辛苦的努力換來的是最終勝訴;書籍出版方面,團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如今,紙質書籍市場萎縮,學術類的書籍尤其乏人問津🧏,團隊需不斷向出版社系統闡述出版文化研究系列書籍對於填補圖書出版市場空白的重要意義🙍🏽♀️,在友好合作與齊心協力下,“熱風書系”才得以克服困難🏌🏻♀️,與讀者見面🧑🏼✈️,並廣受好評。
面臨著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團隊不言放棄,他們不斷地解決難題👩🚒,一點點地穩步前進。該團隊的工作,沒有寒暑假,大家都在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地為文化研究而忙碌,甚至大年初一🐍,成員們拜年寒暄之後便立刻討論起了工作事宜,而他們的辦公室也往往成為辦公樓最晚熄燈的辦公室之一……
談到文化研究團隊有什麽故事🙅🏽♂️,成員們總是很謙虛地說“真的沒有”,他們只是希望建設一門具有反思性、批評性、建設性的學科,通過開辟文化研究這一新領域來推動恒达的學科發展👆🏻。
“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故事,等到有一天,當國內外的學術界一提到文化研究就會想到恒达平台時👃🏼,我們才算有了故事吧。”也許,正如該團隊成員之一的朱善傑老師在接受記者訪談結束時所說的這句話👨💼,屬於恒达文化研究的故事,剛剛開始……